董事長的話

 COVID-19 新冠疫情衝擊

自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以來,全球經濟活動大幅下降,不管大小企業都面臨生存的考驗,聚和國際當然也不例外,我們在供應鏈和全球海運問題都受到極大的衝擊,所幸,精化事業部和聚和生醫卻也因為COVID-19治療用藥、疫苗生產,和抗病毒民生用品方面的需求增加,帶來逆勢成長的爆發力,進而在營收與獲利都創下新高。這一切,可說是不幸中的大幸,其背後可以看到我們在防疫措施的快速反應與務實行動,除了有效防堵病毒入侵的威脅外,更是得自於公司內部一連串的前期瞻策略性計劃和貫徹執行的成果。

勇敢面對全新的零排碳挑戰

最近比爾蓋茲在他的新書《如何避免氣候災難》中,對於人類所面對的問題和解決的方法提出相當全面性的見解。他說,關於氣候變遷,你需要知道兩個數字:『510億』與『零』。全世界每年排放到大氣中的溫室氣體510億噸,以及為了避免氣候災難,溫室氣體放量必須減到零。

從去年以來,全世界對於降低碳排放量都做出許多反應。截至目前,已有含美國128以上的國家宣示2050年淨零碳排,連佔全球總排碳量三分之一的中日韓也跟進,美歐兩大經濟體將針對高排碳產品課徵碳關稅。台灣是製造業密集的國家,國內在2021年4月「極端氣候下的新常態」論壇,宣示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,也示警如無法做到,全球碳關稅風潮恐會傷害台灣經濟競爭力。

在企業本業經營上的努力

放眼未來我們將面對更多艱鉅的挑戰,除了病毒的威脅不會很快獲得解決之外,世界供應鏈的大變化、綠色能源、減碳及環保法規的要求,都將增加我們的營運成本,考驗我們競爭與生存的能力。大部份的弱者都已漸漸被淘汰出局,未來將是生存者間的對抗賽,是強者與次強者的挑戰賽,而我們各事業部也都正在加緊努力以營建我們未來3~5年一個勝利的基礎。面對此類時代性的挑戰性議題,我們非常認同社會影響力策略家 - Wendy Woods 於TED演講提出的觀點,「唯有企業來推動解決方案,才能取得實質性的改善」。聚和集團秉持此「良善」的理念,結合「化學」核心能力,以有目的、有系統、有組織的方式,在環境、能源、碳足跡、綠色製程減廢…等開創各種解決方案,朝向企業永續發展目標前進,並善盡企業社會責任。

精化事業部

除致力於產品品質與製造能力的持續優化外,更在節能、廢棄物減量及處理工藝精進也投入大量人力和資源,每單位產品產出的能耗與廢棄物量能有效的大幅下降,使在擴大產能的情況下,不須大幅增加公用系統與廢棄物處理單元,進而展現更具成本優勢的供貨能力,致力成為全球生物緩衝劑和鋰離子電池化學品的領先者。

特化事業部

在化工科技方面,特化事業部已啓步開始深耕「分散技術」,未來也會強化「分離技術」,希望以此兩項基礎核心技術,再加上公司在各領域原已具備的多元整合技術,期盼能有效掌握未來人類生存與科技發展的契機,特別是在能源、醫藥、糧食、綠色化學等領域。

N次貼事業部

N次貼近年的發展,以成為全球最大OEM生產廠商為策略目標,其成功的關鍵在於:穩定的品質、優良的供貨能力,以及具競爭力的價格。在各供應源開發及化學品的研發上,除了降低特定供應源所造成的成本限制,也與時俱進地追求更符合環保趨勢的原料來源與化學品配方。

 

數位轉型的必要

 世界快速的演化讓我們深刻意識到,已無法再用傳統的經驗與手法,來面對未來產業的變化及國際大廠間更激烈的競爭,必需在作業流程與管理手法上做升級。因此,公司近期積極結合外部顧問、產業先進,一起研討與推動聚和國際的「數位轉型」,希望透過數位科技的有效運用,來降低營運成本,提高生產及流程效率,進而推升對客戶的銷售、服務和體驗。數位轉型已不只是企業升級的需要,更是未來競爭的必要。公司正藉由各部門與資訊單位的通力合作,從生產作業的優化到經營治理的系統化,依現階段的需要與未來發展策略,精準投入來進行全方位的數位改革,不但使公司可運用資訊科技來強化企業經營的實力,更可進一步打造企業未來發展的價值。

 

聚和國際在化學產業已經深耕近半個世紀,在面對全球永續發展的議題,我們的態度是積極因應,絕不逃避。為此,我們已投入多年的努力,持續開發對環境更加友善的製程。我們期許在可預見的未來,聚和的化學品製程可以達到零排放的目標,重新定義負責任的化學品製造者角色:潔淨製程、客戶價值創造、正向回饋所有利害關係人。